掃二維碼與項目經理溝通
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
解答本文疑問/技術咨詢/運營咨詢/技術建議/互聯網交流
我記得我剛學會上網的時候用的是IE瀏覽器,因為那時候IE瀏覽器可以說是獨霸天下,當然有人可能說自己剛上網那會用的是網景瀏覽器,那我只能說你是互聯網的第一批粉絲了。我是個90后,可能網景獨霸天下的時候我還不會用那個鍵盤。
我接觸互聯網之前喜歡折騰windows操作系統(tǒng),當然開始是安裝系統(tǒng)那樣基本的東西了,后面還做一些ghost(其實就是克隆成盜版的系統(tǒng))版本。因此就接觸到了各種瀏覽器,比如IE、火狐、谷歌、360等等。有對比才有發(fā)現,后來發(fā)現IE瀏覽器在火狐、谷歌面前簡直弱爆。但最終陰差陽錯地選擇了谷歌瀏覽器,可能在win平臺做前端開發(fā)的朋友用火狐和谷歌瀏覽器比較多,但依我個人習慣我還是喜歡用谷歌瀏覽器的。其實雖然我喜歡它,但也是有優(yōu)缺點的:
1、速度快,不像IE那樣簡直是烏龜速度;
2、調試工具方便易用,特別是今天要說新版本對移動條數工具的優(yōu)化;
3、兼容性強(HTML5+CSS3效果在chrome下簡直完美,在IE低版本下就是渣滓,每次開發(fā)一個項目調試IE瀏覽器兼容性是一個巨大工程有沒有);
4、應用市場有豐富的擴展,比如可以哪個梯子爬到國外去那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,插件一鍵搞定。
1、首次打開緩慢(其實應該是加載緩存的原因,后面的響應速度就快了);
2、經常出現錯誤(比如緩存問題等等);
3、兼容性太強以至于有時候寫錯代碼都不能被察覺到。
再來看看百度百科對谷歌瀏覽器的表述
Google Chrome,又稱Google瀏覽器,是一個由Google(谷歌)公司開發(fā)的網頁瀏覽器。該瀏覽器是基于其他開源軟件所撰寫,包括WebKit,目標是提升穩(wěn)定性、速度和安全性,并創(chuàng)造出簡單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。軟件的名稱是來自于稱作Chrome的網絡瀏覽器圖形使用者界面(GUI)。軟件的beta測試版本在2008年9月2日發(fā)布,提供50種語言版本,有Windows、Mac OS X、Linux、Android、以及iOS版本提供下載。2013年9月,Chrome已達全球份額的43%,成為全球使用最廣的瀏覽器。
對于前端開發(fā)來講,選擇哪個瀏覽器當然看效率問題,而效率就是看自己對這個工具的熟悉程度,很多人喜歡火狐瀏覽器下的firebug這個前端調試插件,但我依然喜歡谷歌自帶的調試工具。而谷歌下的移動調試工具我認為略勝一籌,而相比火狐貌似沒有自帶的響應式設計工具需要插件支援。而新版本谷歌瀏覽器的移動調試工具變得更強大了,比如支持模擬的設備更多了、而且可以在移動模式下調用調試工具,這樣一來效率可是成倍的增加啊。
當然實際上到底使用哪款瀏覽器還得看自己的習慣,我當然推薦用的就是谷歌瀏覽器。而且如果需要進行前端開發(fā),除了自己主要使用的瀏覽器外,應該配備其他各種主流瀏覽器,雖然有人提出使用第三方集成工具來測試瀏覽器兼容性,比如測試IE瀏覽器的兼容性用ietester等,但這些工具與實際被模擬的瀏覽器是有差異的,比如ietester模擬ie6可能正常,但在IE6真正的瀏覽器環(huán)境下可能出現不正常。比如我的電腦上就裝了谷歌、火狐、歐鵬、360、百度、搜狗、IE9(可調試7-9)、虛擬機(可調試IE6)。
當然隨著互聯網的發(fā)展,一些舊版本瀏覽器的棄用也是大趨所勢,比如隨著微軟放棄XP系統(tǒng),很多平臺的規(guī)則就放棄了IE6/7的兼容性審核。我相信很多網頁開發(fā)者跟我都一樣的心情,希望更多的用戶使用更新版本的瀏覽器,這樣我們就可以放心地使用諸如HTML5+CSS3這樣的新技術規(guī)范,可以做出更加絢麗、執(zhí)行效率更高的網頁;我期待那么一天的到來。
我們在微信上24小時期待你的聲音
解答本文疑問/技術咨詢/運營咨詢/技術建議/互聯網交流